close

  本報記者 李玥《中國青年報》(2014年12月05日03版)
  手心向內、四指併攏、大拇指朝上,就能比出一個標準的志願服務標識,志願者都叫它“心手標”。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自1994年12月5日成立之日起,這個寓意為“奉獻一片愛心、伸出友愛之手”的標識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從未改變。
  若追根溯源,志願精神可從“樂善好施”、“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起。按照共青團中央修訂頒佈的《中國註冊志願者管理辦法》,志願者被定義為“不以物質報酬為目的,利用自己的時間、技能等資源,自願為國家、社會和他人提供服務的人”。
  一個有20年曆史的組織就像一個20歲的青年一樣,20年間出現的人、經歷的事被刻進成長的年輪里。如今,這名“青年”開始嶄露頭角,逐步走向成熟。
   志願者感動中國
  2004年12月25日晚,華中農業大學一間普通的教室里,湖北日報攝影記者田悅端著相機等待拍攝當晚的演講嘉賓。一位高高瘦瘦的男生在講臺上沉默良久。“我很孤獨,很寂寞,內心十分無助和痛苦,我感到自己快堅持不住了……”他這樣開始自己的報告。這讓田悅有些意外:“我原以為,支教志願者從貴州回來作報告,應該是豪邁而又激情的。”
  那個冬夜裡,這位名叫徐本禹的志願者用他帶著濃重鄉音的普通話在臺上講,臺下座無虛席。“所有人都邊聽邊流淚,我的取景框,也是一片模糊。”田悅說。
  快門記錄下徐本禹淚流滿面的瞬間,這張照片,獲得當年的中國新聞獎。
  徐本禹2002年暑假第一次到貴州大方縣貓場鎮的岩洞小學,支教了23天后回到學校。一年後,他放棄讀公費研究生的機會,重返貴州。在2004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很多人通過崎嶇的山路、破舊的桌椅和傾頹的教室,認識了這位志願者。
  “我願意做一滴水,我知道我很微小,當愛的陽光照射到我身上的時候,願意無保留地反射給別人。”
  有人說,正是徐本禹身上這股真誠勁兒,感動了中國。
  這種風格,也成為許多人加入志願者隊伍的理由。
  僅徐本禹的母校華中農業大學就有1200多人接過他的接力棒,加入本禹志願服務隊。
  2013年12月5日,第28個國際志願者日,“本禹志願服務隊”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信中希望服務隊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堅持與祖國同行、為人民奉獻,以青春夢想、用實際行動為實現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在攝影記者田悅的鏡頭裡,還記錄下了許多像徐本禹那樣的人。他們因為徐本禹而感動,更因感動而行動,因行動而匯聚。“我拍過長期為農民工子女支教的朗坤,拍過挺身而出捐獻骨髓的高中生,拍他們行走在愛的路上。還有像熊寧、趙小亭這樣為了志願服務事業奉獻青春甚至生命的志願者,我對他們充滿敬意。”
  2010年,感動中國首次將特別獎頒給了全體志願者,頒獎詞說,也許我們已經習慣了志願者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更要習慣,您也是志願者當中的一個。在玉樹、在舟曲、在世博、在亞運,在那些鮮為人知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志願精神在閃耀,我們把它轉變成一顆又一顆志願的心。
  志願情青春無悔
  2003年夏天,6000名大學畢業生從全國各地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在西部匯聚,這是西部計劃志願者的第一次出征。10多年裡,累計有16萬名高校畢業生參加西部計劃,1.6萬名志願者服務期滿留在當地工作。
  作為第一任上海服務隊隊長,馮艾曾這樣回顧自己的西部經歷:有一種生活,你沒有經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艱辛;有一種艱辛,你沒有體會過,就不知道其中的快樂;有一種快樂,你沒有擁有過,就不知道其中的純粹。
  這艱辛或許是她“在臘月的村口看到10多歲的孩子穿著單衣到3裡外的泉口擔水的時候”,這快樂可能是她“在初春的山坡看到老農拔去去年夭折的樹幹又栽下新苗的時候”,這純粹也許是她“在學生家中家訪被家長用原本準備拿來換錢的雞蛋盛情款待的時候”。
  而這樣的快樂和艱辛,對西部計劃志願者來說,感同身受。
  9年前,許曉艷第一次站在新疆的土地上。
  抱著“越偏遠越好”的想法,她被分配到了距離昌吉州300公里的木壘縣西吉爾鎮,但她卻覺得還不夠偏。來到這個“離家八千裡外的邊陲小城”,用她自己的話說,“鬢毛未衰,鄉音漸改”。
  許曉艷喜歡這樣介紹自己:許多人歡迎大家到新疆的“許”,志願者這個名字家喻戶曉的“曉”,木壘的每一處風景都讓你感覺驚艷的“艷”。這個山東姑娘對新疆的愛,不言而喻。
  有人在微博里問,西部計劃志願者的經歷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她回覆:愛,這是一片充滿愛的土地。
  許曉艷教西吉爾中學的計算機課,天黑了有學生磨磨唧唧不肯走:“許老師,我長大後想當大老闆,賺很多錢,送你一輛摩托車,你就不用走很遠的路下村了。”
  一年後,服務期滿回到家鄉,許曉艷順利考入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穩定、待遇良好。
  只是吃著飯時,她會忽然冒出一句:“媽,我想木壘了。”然後眼淚“吧嗒吧嗒”地往下掉。
  在許曉艷看來,只要用了心動了情,他鄉亦是故鄉。
  離開新疆4年後,2010年2月,許曉艷重回木壘。
  “為什麼要重回西部工作?”總有人這麼問她。
  “每一片貧瘠的土地都生長出希望,每一個貧苦的面龐都綻放出笑容,這是志願者的夢想,是西部之夢。”許曉艷說。
  志願心成長同行
  論年紀,志願者袁日涉是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的“同齡人”。
  這名21歲的小姑娘,已從事志願服務15年。
  袁日涉和志願服務結緣,是從收集廢舊電池開始的。那時候,她根本不覺得自己是在“做好事”。
  袁日涉和同齡人一樣,她記得發生在2001年夏天的那件大事——北京申辦奧運會。一覺醒來,北京申奧成功,袁日涉不能原諒自己錯過了薩馬蘭奇主席宣佈奧運會主辦城市的那一刻,雖然,那一年她只有8歲。
  在北京奧運會舉辦前的7年裡,袁日涉幹了件在她看來“將功補過”的事——用賣廢紙的錢來種樹。她不光自己種,還倡議2008名少先隊員都去賣廢紙,一人種1棵樹。
  2008年,15歲的袁日涉終於實現願望,正式成為一名奧運志願者。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出席“微笑北京、志願奧運——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志願者誓師大會”時說,“中國青年志願者事業是我們黨領導的共青團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創新工作領域、服務社會需求的一大創舉”。這句話,當時的袁日涉還不能完全明白,但她知道,她每天要面對的為中外游客指路的服務繁瑣卻重要。
  那一年,在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期間,共有170萬名像袁日涉一樣的志願者成為“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這群和她一樣的志願者,被稱為“鳥巢一代”。他們多為獨生子女,出生在改革開放之後。改革開放以來,大批志願組織在服務中發展和壯大,成為具有較大影響的社會力量,“鳥巢一代”也伴隨著志願服務成長起來。
  志願行融入生活
  1987年誕生的第一條志願者服務熱線,讓地處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廣東開志願服務風氣之先。
  創新社會治理的改革風潮,毗鄰港澳的地緣優勢,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往往讓服務他人的需求變得迫切。
  李森最初加入志願者隊伍,是因為看到這樣一句話: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是看他有多少高樓大廈,而是看他有多少志願者。
  “廣州這座城市需要志願者,我愛這個生我、養我的城市。我要動員更多人加入志願者的行列,讓每一個廣州市民都成為一個有良心的公民。”李森說。
  此後,他用了14年時間堅持做這件事。如今,同行者眾多。
  14年的志願服務經歷,李森從一名志願者骨幹成長為專職社工,變成一個以志願服務為職業的人。而他所在的“啟智社工”的背後,是一支超過5萬人的青年志願者隊伍。而“社工+志願者”的前沿探索,讓這支隊伍如今以每月增加1000人的速度迅速擴大。
  在廣東,志願服務是一種生活方式。對於中山市助殘志願者服務總隊隊長羅東來說,在生活中,他出現的地方總是特別固定,志願者協會、特殊學校、殘聯。
  在助殘這個專業領域里,羅東待了近10年,每年志願服務時數都超過1000小時。10年中,以現代公益為主體的青年社會組織蓬勃發展,通過服務社會贏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今年2月,中國青年志願者助殘“陽光行動”啟動,羅東帶領的助殘服務總隊,打破時間、地點限制,將志願服務融入平常生活。不管是對鄰居家的殘疾大哥還是公園裡的智障兒童,服務隊總是隨處施以援手。
  從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創立到現在,累計有4億多人次的青年和社會公眾,為社會提供了超過83億小時的志願服務,共同打造了最美的“中國名片”。  (原標題:成長年輪與夢想同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d01bdsio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