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李錦。本報記者 楊益 攝
  醫生的關愛救了患者和自己要做傻事的患者交出刀道歉
  善惡一念間的糾結與衝突,您是否經歷過或者聽說過?與我們說說吧
  沒有豪言壯語,但溫柔的眼神卻給患者生的力量;沒有厭棄和鄙薄,用尊重和理解化開患者心中的陰霾。
  她叫李錦,長春市傳染病醫院傳染科主任。46歲的她,在傳染科工作21年,從事艾滋病診療8年,經她手治療的艾滋病患者近700例,現存活600餘例。在她眼中,艾滋病患者不僅是病人,更是需要關懷的普通人。
  接診的第一位患者
  現在還活著 孫子都4歲了
  提示:艾滋病看上去很可怕,但經過治療,是可以好轉的。
  李錦至今還清晰地記得接診的第一例艾滋病患者,2005年3月5日,來自九台的46歲男子。當時患者發熱、呼吸困難,她從頭到腳為病人認真地查體。
  徒手接觸艾滋病患者的身體,對她來說是一個“突破”,更是感動得患者淚流不止。
  “李大夫,說真話,得了這病我都不想活了,村裡人都不去我家串門,都像躲瘟疫一樣躲我。”患者說。此後,李錦經常和他聊天,醫院領導也到病房去看望,大家還為患者捐款、捐物。
  “眾人的關心,讓患者燃起生的希望。”李錦說,患者很認真地配合治療,一個月後出了院。
  “他現在還活著,身體狀態很好,孫子都4歲了。”李錦說。
  送走的第一位患者
  被家人遺棄 絕望離開
  提示:贏得家庭支持,患者才有生的力量。
  2005年的一天,科里來了一位患者,病情很重。護士說,他媽媽把他扔到這兒就走了。“患者瘦得只剩骨頭,目光空洞,滿眼絕望,一句話都不說。”李錦回憶,她和同事認真地照顧他,但因為病情太重,還是沒能輓救他的生命。患者臨終前含著淚說:“謝謝,你們比家人對我好。”
  李錦和同事為患者料理了後事,這個時候患者的媽媽出現了,沒有過多的悲痛,卻追著李錦要回去的路費。
  “如果家庭能給他一個溫暖的角落,或許即使病了,他也能活得很好。”每次回憶起這個病人,李錦都這樣想。
  危險的患者
  從懷裡掏出刀說“對不住”
  提示:理解和關愛,可以化開患者心頭的悲憤。
  和其他醫生不同,李錦的診室前很少有排著長隊的場景。坐在辦公室里,她時不時要起身去門外看看。“很多患者在門外徘徊很久不敢進門,醫生需要把他們請進來。”李錦說。
  “上次為一位患者看完病,認真囑咐他註意事項後,他從懷裡拿出一把刀,放在桌上說:‘對不住了,沒想到你對我們這樣的人態度這麼好。’”李錦回憶,患者說原本他不想活了,如果當時醫生態度不好,就要捅死醫生。但親切、誠懇的李錦給了他希望,他才沒有做傻事。
  “你看,理解和關愛不僅能救艾滋病人,也能救我們自己。”李錦開玩笑地說。
  接診最小的患者
  兩歲的寶寶被媽媽傳染
  提示:艾滋病媽媽經過母嬰阻斷,98%可生出健康寶寶。
  李錦接診的最小患者只有兩歲,現在孩子身高體重都很正常。但讓人遺憾的是,媽媽在做孕期保健的時候沒有做艾滋病檢測。如果做了這樣的檢測,在懷孕第14周開始進行母嬰阻斷技術,98%以上的可能生出健康寶寶。
  “很多人認為,艾滋媽媽生出的孩子一定會感染艾滋病毒,這是一個誤區。”李錦說,乙肝媽媽經過母嬰阻斷,有95%的幾率能生出健康寶寶,艾滋病媽媽生出健康寶寶的幾率更高。
  “但遺憾的是,一些艾滋病感染者不敢讓醫生知道,懷孕後偷偷生育,生出艾滋病患兒高達50%。”李錦說。
  最痛心的趨勢患者
  越來越年輕99%性傳播
  提示:性開放是傳染艾滋的高危行為。
  “最初幾年,艾滋病患者都是血液傳播的,而現在99%都是性傳播。”李錦說,更讓人痛心的是,以前患者都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而現在則是二三十歲的青年人居多,且很多是碩士、博士……他們中有的有十多個性伴侶,有的是同性戀,有的連被誰傳染的都不知道。
  李錦說:“很多人染病後會有發熱、皮疹等癥狀;而有一半的人感染後在8到10年的潛伏期內沒有癥狀,看上去和正常人一樣,卻具有傳染性。”
  李錦說,作為醫生,她不對任何患者做道德評判。但從預防的角度說,她還是希望年輕人潔身自好。
  本報記者 楊益
(編輯:SN09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d01bdsio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